小数据里的大世界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份,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携氧或二氧化碳的呼吸载体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可以通过红细胞参数和形态变化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

红细胞计数是血液一般检查的基本项目,与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结合,常作为诊断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的主要指标之一。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4.0~5.5)?/L,

女性(3.5~5.0)?/L

新生儿:(6.0~7.0)?/L

红细胞计数医学决定水平:

高于6.8?/L,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低于3.5?/L可诊断贫血;

低于1.5?/L应考虑输血。

红细胞病理性变化主要包括:

病理性增多:相对性增多:血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绝对性增多:包括继发性增多(如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异常血红蛋白病等)和原发性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按病因不同可将贫血分为3大类

1)生成减少:骨髓功能衰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如肾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缺乏),铁粒幼细胞贫血(铁利用障碍),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DNA合成障碍)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红细胞丢失(失血):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

此外,药物也可以引起贫血:

1.抑制骨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链霉素,吲哚美辛,洋地黄,苯妥英钠等。

2.引起维生素B12叶酸吸收障碍的药物,如口福避孕药,雌激素,降糖灵,新霉素,异烟肼等

3.引起铁吸收障碍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等。

4.引起溶血的药物:如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药,抗过敏药,维生素A/K,奎尼丁类,水杨酸类,呋塞米,异烟肼,利福平,驱蛔灵,白消安等。

血红蛋白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血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g/L;

女性~g/L

新生儿:~g/L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但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可将贫血分为4度。

轻度贫血:Hbg/L(女性Hb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重度贫血:Hb30g/L;

当RBC1.5?g/L,Hb45g/L时,应考虑输血。

在某些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程度可不一致,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诊断更有意义。

红细胞平均指数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指数有助于深入认识红细胞特征,为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血液分析仪法:MCV由血液分析仪直接测定导出;由仪器测定Hb、RBC可计算出

MCH=Hb/RBC;

MCHC=Hb/(RBC?MCV)

形态学分类

MCV

MCH

MCHC

临床意义

正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大细胞贫血

增高

增高

正常

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吸收障碍

单纯小细胞贫血

降低

降低

正常

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降低

降低

降低

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等

红细胞平均指数可用于贫血形态学分类及提示贫血的可能原因。但红细胞平均指数仅反映了红细胞群体平均情况,无法阐明红细胞彼此之间的差异,对于一些早期贫血(如缺铁性贫血)也缺乏灵敏度。如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细胞贫血时,小细胞MCV、MCH可小至50fl、15pg,而大红细胞MCV、MCH可分别达到fl、45pg,而MCHC却无明显变化,总体计算MCV、MCH也可能在正常范围;缺铁性贫血和轻度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都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在血涂片上却更为明显的大小不均。

所以红细胞平均值必须结合血涂片来观察红细胞形态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问题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hz/2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