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教科书中关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在实践中为什么会失败?近日Moretti等学者在著名杂志blood发表了关于缺铁性贫血治疗的独特见解,或许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要进行修改了。
口服铁剂常采用硫酸亚铁或类似铁剂,每片剂量为70mg,每天空腹口服三次。研究人员做了以下一个计算:三周内血红蛋白升高2g/dL说明治疗有效,21天内血红蛋白升高了2g/dL相当于每天升高0.1g/dL。
假设全血容量为5L,每天升高的血红蛋白量达5g。1g血红蛋白含有铁为3.34mg,因此每天需要额外补充的铁为17mg。假设摄入铁的80%用于生成血红蛋白,除去每日丢失铁1mg,总共补充的mg铁剂仍然吸收了25mg(12.5%)。
因此,是时候思考为什么每日要服用3次铁剂,每次70mg。另外,不被人体吸收的mg铁剂常导致胃肠反应。
Moretti等的假设和方法是基于铁调素对铁剂代谢的影响。铁调素合成通过以下三条机制:
IL-6可以增加铁调素的合成,因此降低铁剂的吸收;
2.通过红细胞合成需求发出信号下调铁调素,从而增加铁的吸收来合成更多红细胞;
3.取决于血清铁和储备铁的水平。
作者对如今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口服铁剂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吸收大剂量的口服铁剂或许会增加血清铁、上调铁调素,从而干扰后续铁剂吸收。
研究者采用同位素铁标记,其后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铁剂吸收情况发现,大剂量单用口服铁剂时会引起血清铁升高,同时铁调素也升高。铁调素的升高导致随后口服铁剂吸收的锐减,该效应长达48小时。
或许这种铁吸收率仅有12%-15%的缺铁性贫血传统治疗是错误的。相对于每天服用3次大剂量铁,我们是否应该把医嘱改成周一、周三、周五早上饭前服用铁剂?仅需每周吸收mg铁剂即可达到甚至超越当前的至佳疗法。
编辑:赵颖
本文系丁香园血液时间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