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化验单单项识别
但凡身体有什么不得劲,不舒服的时候,医院检查,那就必定有一个项目免不了:那就是血常规检查,但每次拿到血常规报告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一脸懵吧!!!一看有着密密麻麻的二十多项我们不认识的,但是它认识我们的参数!
通常,一张血常规报告单里包含: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等项目,但其实,在这么多参数里,重点看四项参数: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就能大体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血常规检查,主要看懂这四项,在血常规检查中,通过以下四项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是否受到感染,什么感染?是否贫血,什么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等疾病一看便知。
红细胞(RBC)
主要作用: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中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
红细胞会生成于骨髓之内。红细胞老化后,易导致血管堵塞,所以会自动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巨噬细胞分解成为胆汁。
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x1012/L(升)
女性(3.5~5.0)x1012/L
新生儿(6.0~7.0)x1012/L
红细胞增多见于:
(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2)心肺疾病
(3)干细胞疾病
红细胞减少:
(1)急性或慢性失血
(2)红细胞遭受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Ps:高山居民、登山运动员以及剧烈运动后,红细胞数量都会有所增加,这是正常的。另外,孕妇和老年人会出现生理性贫血,这也是正常情况。
血红蛋白(Hb)
主要作用: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能很好地反映贫血程度。
参考值:
成年男性~g/L(克/升)
女性~g/L
新生儿~g/L
临床意义:
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
Ps:在大量出汗,或长时间不喝水,或住在高原地区,或剧烈运动等情况也会出现血红蛋白增多;以及孕妇、老人、婴幼儿也会出现血红蛋白生理性降低,都是正常现象。
白细胞(WBC)
主要作用:
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
参考值:
成人(4~10)x/L(升)
女性(5~12)x/L
新生儿(15~20)x/L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
(2)病理增高:
1.急性感染
2.组织损伤
3.恶性肿瘤及白白病
4.其他
(3)减少见于:
1.某些感染
2.某些血液病
3.脾功能亢进
4.理化因素
Ps:白细胞平时波动也很大,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说的就是它,安静的时候很低,活动的时候就又很高了,所以真要诊病的话,需要定时、连续的观察才行。
血小板(PLT)
主要作用: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没有细胞核结构,即没有染色体。
参考值:
(~)x10?/L(升)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
(2)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
(3)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
减少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
(2)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转移
(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
(4)某些药物过敏:氯霉素,抗癌药等。
Ps:血小板会随着人的生理、天气变化等情况上下波动,比如午后会高于早晨,冬季会高于春季,运动会高于休息的时候等等。
需要注意这些化验指标都是仅作参考,要想确定疾病,还需要和疾病症状、体征以及医生的经验、查体、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
宝芝林中医馆提示您:
血常规检查,要注意这几点
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多,比如月经期、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所以检查前,要避开月经期,以及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以及:
在饮食上
会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在检查前都不要吃。比如解热镇痛药及抗感染药(如甲硝唑)等,以及阿司匹林、甲氨蝶呤、苯妥英钠等药物。
在抽血时
如果是上臂静脉抽血:检查当天最好穿宽松和干净的衣服,以方便捋袖子和避免感染。如果是取末梢采血(耳垂、中指或无名指的指尖):采血前应将皮肤清洗干净,等抽血部位干燥后即可采血,如果天气较冷,可以将局部搓热后再采血。
抽完血后
如果是上臂静脉抽血:要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取末梢采血后用消毒棉块或其他消毒止血物品压紧针刺处,不要接触脏物,不要立即浸水洗手,否则容易引起感染。
但无论是上臂静脉抽血还是取末梢采血,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
Ps:能取静脉血,就不采末梢血
总之
血常规检查是很重要的,是了解疾病、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要注意的是,疾病是很复杂的,对于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检查,不能以偏概全、以点概面。
宝芝林中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