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期06课巨幼细胞贫血到底是高色素

洪亮??:请问高色素性贫血是一种贫血类型吗?特意标明高色素有什么用意吗?按照中央淡染区的评判标准,巨幼细胞贫血是高色素的;但是按照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的MCHC,它又是正色素的。那这个巨幼细胞贫血到底是高色素还是正色素的呀?色素高或者正常,在巨幼细胞贫血的病例中扮演什么角色?A:洪亮同学三连问??现在回答如下:高/正/低色素是贫血分类的一种方法(类型),目的是方便寻找病因,这就是标明“高色素”的用意。在巨幼细胞贫血的病例中,我们发现患者的红细胞符合(光学显微镜标准下的)“高色素”特点,沿着这条线索顺藤摸瓜,就能诊断出巨幼细胞贫血。

“高色素”的含义在历史上有过变迁,碰到这个词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大家容易犯迷糊,就是因为它一词多义(多标准)。光学显微镜是早期研究血液病的主力装备,因此,“高色素”最早的含义是红细胞颜色更深。后来,有了MCHC,它能反映了一个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浓度(虽然只是近似)。我们相信浓度更接近本质,因为这是物理定律。所以,“高色素”有了新含义——MCHC升高。

这个物理定律叫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law),简单来说就是同一种物质,它的溶液颜色与浓度、厚度有关:越浓、越厚,则颜色越深。

比尔-朗伯定律示意图

厚度也能影响颜色,为什么不用厚度表示“高色素”?很简单,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无法直接测量或者间接推算厚度,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只能是MCHC。将来哪天能够准确测量厚度,自然有人去研究厚度对贫血诊断有没有帮助。如果有帮助,贫血分类体系肯定会增加“厚性贫血”、“薄性贫血”??

古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样东西,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巨幼细胞贫血到底是高色素还是正色素,取决于你用的标准:如果患者拿来的报告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这时候“高色素”的标准是中央淡染区。套用这个标准,巨幼细胞贫血是高色素的。要是报告单上确实写着“可见高色素性红细胞”,诊断巨幼细胞贫血的信心就更强了。

假如,患者拿来的报告是“血常规”(默认用自动分析仪),这时候“高色素”的判断标准是MCHC。如果患者的MCHC正常,我丝毫不惊讶,因为在这个标准底下,巨幼细胞贫血就是正色素的。相反,如果患者的MCHC升高,我还要重新评估诊断是否正确。









































白癜风的防治
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gr/2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