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暖胃还是伤胃会导致贫血和缺钙吗喝茶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院主办

中老年保健杂志

喝茶会影响健康吗?

撰文 中国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

编辑 保健君

喝茶是雅事,也是健康的事情。茶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所以营养学家公认其为健康饮料。但是也有喝茶影响消化吸收的传言。

有人说,喝茶能补充矿物质,让人骨质结实,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也有人说,茶对营养素吸收不利,会让人贫血,其中的咖啡因还会引起缺钙,孕妇、哺母期和经期女性不能喝。

有人说,红茶能暖胃,普洱茶帮助消化。

还有人说,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喝茶,咖啡因对胃有刺激。

真相到底如何呢?

01

喝茶会导致贫血和骨质疏松?

从流行病学和人体试验来看,目前并未发现喝茶会带来钙、铜、铁、锰、锌缺乏的问题,即便在矿物质摄入不足的人群试验中,结果也一样。

从代谢研究来看,也未发现喝茶会显著影响粪便、尿液中的矿物质排出量。

研究发现,摄入红茶提取物或喝浓茶可能降低铁的吸收率。不过研究证明,用茶来替代每日饮水时,并不会影响到铁的利用率,只有在把铁补充剂放在茶水里一起饮用的时候,或者是把富含铁的食物和茶同食的时候,才表现出降低铁吸收率的效果。

研究证据表明,茶完全不影响铁的肠道吸收,只是在直接遇到铁的时候,茶里的多酚类物质和铁形成复合物,而这些复合物吸收率很低。而且,这些铁必须是“非血红素铁”才会受到茶的影响,添加维生素C可以部分消除这种负面效果。肉类食品中含的是血红素铁,铁是被卟啉环螯合保护起来的状态,其吸收率就完全不受茶中各种成分的影响了。

除了多酚类物质之外,另外一个影响矿物质吸收的因素是茶中含有的草酸。如果把牛奶加入到茶里做成奶茶,那么牛奶里的钙会有一部分被草酸结合而无法吸收。所以有人主张“牛奶不能和茶一起喝”。这个禁忌听起来似乎挺科学,但也禁不住仔细推敲。

与蔬菜相比,茶并不是草酸的主要来源。一般茶叶中所含的草酸是4~6毫克/克,沏一杯茶,也就需要1~2克茶叶,其中草酸最多不过12毫克,损失钙的量也只有12毫克。半杯牛奶(克)就含有~毫克的钙,即便损失12毫克,也只是十分之一而已,应该不用过于担心,更不可能会“造成骨质疏松”。

多项研究证明,无论是红茶还是绿茶,饮茶的习惯都有利于提高骨矿物质密度。其中的咖啡因成分虽然会促进钙从尿中流失,但茶里面的咖啡因含量并不高,即便红茶也只有30~45毫克/杯,其中还有更多的物质有利于减少钙的流失,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以及丰富的钾元素。

一项地中海地区的现况研究证明,有饮用红茶习惯的50岁以上男女,骨折风险比不饮茶者低30%。

动物研究发现,在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模仿卵巢功能下降而绝经的人类女性)中,灌胃热红茶液能提高其体内雌二醇的水平,同时帮助预防其骨质密度的下降。茶中的类黄酮和木酚素等物质均有植物雌激素活性,它们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减少骨质重吸收。

结论

喝茶不会导致贫血

而且有益骨骼

所以按现有研究证据,只要膳食中铁的供应充足,特别是有肉类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喝茶是不会导致贫血的。而喝茶有益于骨骼,却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事实。

02

茶对胃肠功能有什么影响?

目前研究发现,红茶提取物有抗胃肠道溃疡的效果,对阿司匹林等药物和酒精引起的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茶的提取物还能调控胃酸的分泌,增强胃动力。

在小鼠实验中,红茶能够提高胃肠道的动力,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茶中成分对前列腺素等激素和一氧化氮的调控有关。

用豚鼠所做实验发现,红茶提取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其中对肠动力起作用的活性成分很可能是茶红素。

还有研究发现,红茶、绿茶和普洱茶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喝红茶能减少消化道中有害细菌的数量,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喝茶较多的人当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明显降低。

有研究证明,红茶提取物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抗腹泻的效应,有调节肠黏膜细胞通透性的作用。

还有研究提示,茶提取物对肠道菌群平衡可能有所帮助。在药物引发结肠炎的动物模型当中,从红茶中提取的茶红素具有预防腹泻和减少结肠结构损伤的作用。

研究者认为红茶对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调控一氧化氮形成、调节细胞因子以及抗氧化作用等机制。

结论

红茶对肠胃有益

可见,红茶对肠胃有益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肠胃功能改善之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都会增强,即便茶本身所含的多酚类物质会结合少量的蛋白质和铁,整体效果来说,仍然有助于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

总结一下就会发现,用餐时喝一杯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如果用茶替代各种汤菜,能减少一日中食盐的摄入量,对于控制血压是有利的,非常值得提倡。

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文章您可能也会感兴趣,

点击即可阅读?

补钙的5个知识点,第一条对年轻人很重要!(附食物推荐表)

喝什么水对身体好?早起第一杯水该喝什么?原来这么多年我都喝错了

黄豆黑豆有啥区别?谁更有营养?真相大揭秘……

————这里是高大上的分割线————

范志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食品营养科普作者。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协会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理事,北京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烹饪营养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市卫生局聘北京健康科普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聘公众膳食健康指导专家,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聘全民健康素养巡讲特聘专家,新华网聘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团特聘专家。

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健康价值的影响、营养食品和营养食谱的设计开发、健康因素对食品选择的影响等,主编、参编教材11本,发表科技论文84篇,出版科普书20多本,撰写科普文章超过0篇。

欢迎分享给朋友们,让更多的亲友受益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大爱有方

良药在心

中老年保健杂志

每周一\三\五\推送

邮发代号:82-

▃▃▃▃

中老年保健杂志订阅号:

zlnbjzz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fz/85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