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孩子的8月该怎么过有远见的父母

点火!升空!火星,我们来了!

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俗称“胖五”)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有震撼、激动,更有骄傲。不得不说,它见证了我们乘风破浪的力量,更证明了我们飞向宇宙的勇气从未减少半分。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一号”。

它其实出自屈原的一首长诗《天问》。在诗中,屈原从天地离分、日月星辰,一路问到人世纷纭,体现了伟大的探索和质疑精神。

“天问”二字,就是对人类有史以来追求真理、探索宇宙这个伟大心愿的继承。

其实这个愿望,不只是航天人,也深埋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心中。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而月亮,始终是浩瀚星空中最耀眼的一个。

从人类第一次对月亮的仰望,到阿波罗计划的完成,再到嫦娥四号首访月球背面的成功,它启发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想象,以及对宇宙和自我的了解。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论处于什么年纪,头顶的月亮也似乎一直都在吸引着我们。

相信小时候大家也曾沉迷于望月,想窥探嫦娥和玉兔的秘密,也曾对着月牙儿许愿。

记得去年年中团建,团队的小伙伴们得知临时安排了观月活动,个个都激动得不得了~

个个拿着老师发的科普手册看得非常仔细~

到了用望远镜观月的环节,大家更是主动排起了长队,有的还反复排了好几轮,说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多看几眼。

活动结束后,依然回味无穷,纷纷在朋友圈开启了“秀月亮”大赛~

我一直都非常鼓励大家仰望星空,因为它足够神秘,有足够多的未知值得我们去探索。

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能获得:

更宽的眼界和认知

天文知识,能够帮助孩子了解世界运作的深层次规律,拓宽眼界,提升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孩子在未来实现真正的“认知升级”。

远超同龄人的创造力

有研究表明,学物理或者天文的孩子智商大多都很高,他们的IQ平均值高达,而普通人只有。

融会贯通的知识运用

天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深入学习会发现它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密不可分,爱上天文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跨学科思考的思维习惯。

豁达的人生态度

天文学可以带给孩子的,除了知识,还有人生态度。天文学研究的是亿万年的宇宙。在这样的大尺度下,孩子会逐渐开始审视自己,并慢慢意识到:这个宇宙很大,世界也很大,它们不是因“我”而存在的。“我”在宇宙这个尺度下,微不足道。在天文学的巨大视角下,孩子会拥有更高维度的思考角度和更豁达的人生态度……所以,在这个暑假,我们决定以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月亮作为主题,开设天文俱乐部-观月训练营。

我们邀请到了国内知名天文科学教育者、现任职于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的张超老师,带孩子们以观测月亮、了解月亮为起点,见识广袤和宏大的宇宙。

张超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观察月亮、以及整个月相的变化及规律。

这些内容将拓宽孩子们的认知边界,在懵懂单纯“看”月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有时间仰望星空的大人是幸运的,有科学指导看月亮的孩子也是幸运的。通过观月、仰望星空来放松身心,重启大脑最合适不过了,孩子们开学后才能更精神百倍地奋斗。

此外,大家知道吗,8月可是夜观星象的好时候呢~

黑夜不再那么短暂,有更长的时间便于观月;

进入8月,夜间的气温也变得舒适凉爽,观月更是心旷神怡。

说到这儿,既然观月,怎么能没有“家伙事儿”呢?我们特意挑选出了一款天文望远镜给孩子们做“武器装备”,帮孩子把知识化为己用。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从伽利略望远镜,到牛顿折返望远镜,再到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等等。这些知名望远镜就是追寻现代天文学的历史印记。

这次的观月训练营课程,包含了一台德国Bresser宝视德天文望远镜专业级进阶款。

它可是高清成像,天地两用哦,白天观景,晚上观月。观察月亮、观测行星、观测星云、观测风景和动物都不在话下!

而且,它有3种观测方式:目镜观测、手机观测、单反观测。孩子们通过它可以观测到肉眼看不到的风景哦,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说到这儿,这个观月训练营,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对星空、对宇宙有着天然的好奇和向往,尤其是月球,我们熟悉又陌生。月球是怎么来的?上面有山有海吗?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会呈现不同的形态……通过课程,孩子会更深入的发现和了解月球和相关天文知识,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

学习天文知识

月球的基本知识,比如月相变化、月地关系、月球运动、月球的特征及地貌、月相与月亮位置的关系、月球地质构造等相关知识,孩子们都可以了解到。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延展的其它知识。

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

老师会教孩子们认识、安装并使用天文望远镜,用它找到月球、观察月球和星空。

学会使用低倍目镜概览月球的形态,学会使用高倍目镜细看月球风景区。

掌握科学记录方法

通过学习课程,孩子们可以具备初步的天文视角,学会观察和手绘记录法、摄影记录法、自然笔记记录法、月相登记表记录等记录方法。

放松身心,重新起航,为开学后的学习蓄力

在仰望星空的巨大视角下,孩子会不自觉的放松身心,拥有更高维度的思考角度、更豁达的人生态度、更宽广的心胸,有助于短暂的放空自己,积蓄能量,新学期能重启大脑、扬帆起航。

这么酷的观月训练营,当然需要更酷的老师来讲,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超老师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科普主管国内顶尖的天文摄影师,科学摄影师,科普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天文学学士,天体物理硕士曾获得国际小世界显微摄影杰出奖,国际生物显微摄影三等奖、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二等奖作为一位专业的天文教育者和狂热粉,他拍摄的星空照片也非常震撼。

张老师拍摄的流星划过的星空

张老师做过多年的青少年科普工作,也是我们板牙科学课的老师。他能把非常深奥的知识,用孩子们都能听懂的方式讲解出来,即使是零基础的小朋友,也能很好的掌握,并参与进去。

而且,张超老师还是个标本收藏发烧友呢,收藏了各种不同的陨石标本,有最常见来自小行星的,还有来自月球的、火星的、水星的......

各种不同类型、来源的陨石(拍摄:张超)

张超老师还有很多宝贝收藏,大家知道都是什么吗?关于观月训练营,其实还有好多话想跟大家聊,我们的目的不止是满足孩子们对月亮的好奇、学习月球知识、天文知识,更不止是帮孩子放松身心这么简单,观月对于孩子来说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作为我们正式开营前的第一个彩蛋,本周五(7月31日)晚上8点,我们邀请了张超老师和中科院的陈立军博士(也是我们这次观月训练营活动的负责人),一起直播给大家分享观月对孩子的实际意义,以及训练营的具体安排~

此外,张超老师还会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月观星趣事分享给大家,作为一个天文科学教育者,又是一位天文忠粉儿,天文到底给他带来了哪些好的影响和改变?当生活中遇到不开心、不顺利,天文又能帮到他什么呢?在成长、求学、就业等方方面面,天文对他来说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这些在直播中都会分享,绝对是一场天文饕餮盛宴,一定要带上娃来听~赶快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fz/85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