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健康预约出现贫血该怎么办西安

1.什么是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而任何一处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血液系统疾病。

2.常见的贫血有哪几种?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a红细胞自身异常膜异常、酶异常、珠蛋白异常、血红素异常。

b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免疫性、血管性、溶血性贫血(HA)。

(3)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分为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所致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所致两类。

3.怎样诊断贫血?

贫血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它可以发生于多种疾病,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贫血的原因和类型。并且,诊断贫血后应进一步查找病因,才能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再发生贫血。

(1)血常规检查

(2)骨髓检查

(3)其他检查

4.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5.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明天的《健康零距离》

我们请来了

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宋艳萍

宋艳萍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医院西安市血液病研究所血液内科主任

陕西省血友病诊治中心副主任

中国血液罕见病工作组副组长

西安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血液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抗癌协会白血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及西安市科技公关项目5项,主编参编著作《血液内科疑难病例分析》等4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论文多篇。

《健康零距离》播放平台和时间

《健康零距离》播放平台:

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融媒大直播》午间新闻直播板块

之《健康零距离》

《健康零距离》播出时间:

每周一、周三、周五

中午11:30

《健康零距离》节目时长:

25分钟

参与方式通过收看《健康零距离》节目

扫描屏幕下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fz/82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