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一种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儿童需要铁来造血、维持生长发育和帮助机体抗感染。
什么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6个月到2岁的宝宝最容易出现。
造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1.多见于早产儿、双胎或多胎、低体重儿和妊娠期母亲贫血,导致先天性铁储存不足。
2.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3.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影响铁的吸收。
4.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不爱活动、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爱哭闹,皮肤黏膜变苍白,以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生长迟缓病程较长的小儿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易疲倦、头发干枯、营养低下。还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怎样知道小孩是否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孩子的临床表现、化验血常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检查来明确是否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常规健康体检在满半岁、1岁半、2岁半时应按要求检测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值,3-6岁幼儿每年检测一次。贫血分度见下表:
血红蛋白值(Hb)90~g/L轻度贫血60~89g/L中度贫血<60g/L重度贫血如何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出生至6个月的宝宝尽量母乳喂养,因乳汁中的成分基本可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6月龄后的宝宝应按月逐渐合理添加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辅食,如:添加强化铁的米糊、肉类、蛋黄、动物肝脏、鱼等食物。动物内脏是补铁食物的首选,其次是肉类、豆类、海产品等。
添加辅食需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少到多的原则。此外,维生素C可以有效促进铁质的吸收,如橙子、西红柿、李子、樱桃、柚子、猕猴桃等果蔬都富含维生素C,最后还要及时纠正儿童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